针对乡镇纪委“三转”不彻底,普遍存在不愿办案、不会办案的实际,荥经县纪委结合“创铸树”活动的开展,对症下药,进行一健全案件检查线索统管、查办统筹、考核统领的工作机制,完善提级交叉、联动协作等办案机制,整合办案资源,挖掘办案潜力,倒逼乡镇纪委“三转”,聚焦主责主业。
一是查办案件“统筹”。在全县推行办案协作区机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调的原则,将全县划分为汉村、新添、花滩、泗坪4个办案协作区,21个乡镇纪检干部随时随地接受县纪委的统一调配。每个协作办案区内发生的案件,由县纪委统筹安排该协作办案区的纪检人员组成调查组,核实调查处理。办案协作区机制的建立,整合了乡镇办案力量,变“散”为“整”,打破了乡镇纪委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今年以来,县纪委协调、指导乡镇纪委办案9件,抽调12名乡镇纪检干部参与县纪委联合办案5件次,基层纪检干部的主责主业得到有效聚焦。
二是线索处置“统管”。由于乡镇纪委人员少、办案力量薄弱,对案源线索不重视,同时,针对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信访件逐年上升的情况,县纪委实行问题线索“上管一级”、重点对象“下查一级”,完善问题线索统一归口管理和集体排查制度。由县纪委信访室统一管理案件线索并进行处置,对涉及基层干部、农村党员的重要案件线索,及时启动办案协作区机制。今年以来,县纪委通过办案协作区机制向乡镇纪委交办问题线索18件,乡镇纪委初核转立案9件,结案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人,同比上升125%。
三是年终考核“统领”。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纪委书记向县纪委述职评议、定期约谈、报送线索等制度,签订《守纪律讲规矩承诺》,进一步强化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管理。县纪委着力构建书记控“局”、副书记抓“面”、常委管“片”、职能科室牵“线”、直接负责人盯“点”的网状督导格局。同时县纪委根据乡镇纪委工作开展情况,对乡镇纪委书记适时约谈、通报,对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纪检干部,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并将平时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年终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