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荥经动态 >> 正文

【第一书记】彭碧强:驻村帮扶办实事 情系群众暖民心

 【发布日期:2020-05-26】 【字号: 】 【关闭此页

近日,雅安市荥经县五宪镇豆子山村贫困户何光惠将一面锦旗送到彭碧强的手里。锦旗上写着“驻村帮扶办实事 情系群众暖民心”。

然而,锦旗怎么来的,何光惠为什么要送这么一面锦旗?面对着记者的不解和疑问,荥经县纪委监委派驻五宪镇豆子山村的第一书记彭碧强却觉得:“这没什么,我只是尽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职责。”

彭碧强觉得“没什么”的事,在送旗的何光惠眼里,却让她几度泣不成声。


贫困户何光惠送锦旗

今年53岁的何光惠,家住五宪镇豆子山村。2014年以前,一家三口人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加上自己长期患病,丈夫需要在家照顾,一家人没有固定收入。只能居住在土墙房里,家徒四壁,仅靠几亩薄田生活,全家人均纯收入不足2100元。

随着第一书记彭碧强的到来,何光惠一家的生活开始悄然发生着改变。

2018年6月,听说村里来了扶贫书记,是一位皮肤白皙,帅气的80后小伙子,何光惠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荥经县纪委监委派驻豆子山村的第一书记,叫彭碧强。何光惠还有其他村民一见彭碧强的面后都大失所望:“一个白白净净的帅哥,看那斯斯文文的样儿,怕是连山路都走不稳,还帮我们扶啥贫哟!”面对村民们怀疑的目光,从未经过如此场面的彭碧强十分尴尬。但农村出生的他,没有气馁而是默默开始了自己的扶贫工作。

一开始,彭碧强先入户走访,了解情况。第一天走访时,何光惠家的贫困状况就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何光惠家极其简陋的陈设让他感到震惊。刚做了胆管切除手术的何光惠虚弱又无助地坐在自家院子里,双目呆滞。院子周围几块贫瘠的土地,养着几只鸡。这,就是她生存的根本。何光惠告诉他:“我家住在山里头,吃穿用度无处求;祖辈留下苦日子,不知啥时熬到头……”

许是自小生长在农村的感同身受,许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让彭碧强下定决心:不管如何,要尽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她家脱贫。

经过多次对何光惠家的走访,彭碧强根据何光惠家的具体困难,量身制定了帮扶计划。彭碧强先是介绍何光惠的丈夫聂宗均到县城做工。然后,通过产业扶持资金的帮扶,帮助何光惠在房屋前的空地上养起了鸡。

自从有了自己的养鸡场,何光惠每天一大早就会走进这片小天地,巡视一圈自家的鸡群,检查是否有鸡仔生病,公鸡、母鸡是否稳定。如果发现有异常,她会把生病的鸡带出去,留下单独照看。然后她再从偏房将和好的玉米面、麦麸草料端进鸡场,给它们喂食。一群鸡、一个人,一阵鸡鸣,何光惠的养鸡场让她对明天充满了向往。

鸡养成了,彭碧强又开始帮何光惠找起了销路。“前些天彭书记又带人来我家买鸡。客人对我家的林下土鸡特别喜欢,一口气买走了13只,顺带还买了60个土鸡蛋。”说起今年买鸡的收入何光惠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你们不知道,疫情期间宰杀活禽的都关门了,遇到顾客想买鸡,提出要把鸡杀好送去,彭书记知道我身体不好,硬是自己上阵杀鸡,这才让我家的鸡卖出去了啊!这哪里像80后的年轻小伙子能做的啊!彭书记实在是太好、太对了!他是没有把我这个老太婆当外人,真心实意帮我啊!”说着,何光惠激动地泣不成声。


彭碧强帮助贫困户何光惠杀鸡

彭碧强脸上露出一贯腼腆的微笑,解释说:“疫情期间,市场压价现象时有发生,个别贫困群众,在急需用钱时,甚至以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出售。不解决销路问题,群众脱贫奔康就没有后劲。那段时间,彭碧强的朋友圈,工作群里,都是他“带货”的消息,跑销路、帮忙送货、帮忙杀鸡疫情期间的彭碧强可是忙的脚不沾地。今年,彭碧强还联系到荥经县聚源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今后将由公司直接收购农户的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

经过彭碧强的帮助,何光惠家的鸡群数量从40只发展到了450只,家里还养了2头猪。一家三口人分工也更明确了,何光惠在家养鸡务农操持家务,老伴在县城做泥工,儿子去年也在外务工,一年下来全家总收入已经接近6万元,人均纯收近2万元,收入远超脱贫标准,全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自2018年6月,荥经县纪委监委派驻彭碧强任豆子山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带着对农村的那份热爱,将真心、真情倾注在脱贫攻坚一线上。700多个日日夜夜,扩建村主干道10余公里,完善基础设施10余处,改善全村1500余人饮水环境。成功引进荥经瑞森景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200万元。通过整合流转农户土地,发展藤椒园300余亩,藤椒园解决了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务工,预计每年为该村群众增收20余万元。

如今,在豆子山村像何光惠这样的贫困户,都已将彭碧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亲切地叫“小彭”;而在彭碧强心里,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豆子山村的一员……

(作者单位:荥经县纪委监委)